青年眼中的审计|中国传媒大学龙泠宇:情谊、敬意、全心全意

来源:审计署审计宣传中心

在2019国家审计走进高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之青年眼中的审计演讲大会上,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龙泠宇用“情谊、敬意、全心全意”这三个关键词回顾了10天的审计一线体验之旅,他说自己更加明白了何谓“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审计人肩上的使命和荣光,心中的诗和远方,都是这个夏天留在大学生心中最美的回忆。

视频加载中...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龙泠宇,也是此次2019国家审计走进高校“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70年70人70天”大学生记者走进审计一线暑期实践活动南京队的队长。

回想起10天的一线审计生活,我总会想到一句歌词:“夜幕虽已降临,脚步依然匆忙”。这是活动主题曲《最好的年华》中的一句。活动前听到这首歌时,我其实没有太多感触,而刚刚在现场再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的眼眶竟然有些湿润,脑海里浮现的是审计人步履匆匆的场景,真实可感。

回顾这十天的审计之旅,我想用三个词来形容,情谊、敬意、全心全意。

首先我想说说,情谊。

短短十天,我们已经把南京特派办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

每每提到审计或是南京,我条件反射想到的,一定是玄武湖边那一位位亲切的南京办老师。因为彼此之间的情谊,在短短十天已经发酵得太浓太浓,它不仅仅局限于短暂的相处,而是俨然变成了一个情感链接,将我们紧紧相连。

我记得,每每从外地回到南京办,大家都会感叹一句——“终于可以回家了!”这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与审计人之间的情谊。

我记得,在录制南京办原创歌曲《初心》的mv时,各位南京办的老师顶着烈日,一起歌唱、一起流汗、一起坚持到录制结束。这是审计人与审计人之间的情谊。

更重要的是,我记得,从春意盎然到炎炎夏日,从秋风送爽到冰天雪地,无数扶贫一线审计人的脚步从未停歇。这是审计人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情谊,也是民心相通的纽带,更是审计人来自心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初次见到南京特派办农业审计处的张薇老师,朴素的着装、磨损的球鞋、晒红的脸颊、干练的马尾,这是她最常态的装束。在这支如“野战军”般的队伍中,这位原本爱美的女士,抛弃了自己对外在美的更多追求。

为了做好工作,张薇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扶贫一线。当我们问道:“作为项目组里为数不多的女性,你是否会获得一些照顾?”她只是笑笑,调侃说:“做扶贫审计工作,不分男女”。

无论风吹日晒,她都选择坚守。在皖西、皖北的许多崎岖山路、田间小径都留下了足迹,把安徽农村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

张薇的儿子刚读小学6年级,学校的亲子活动、每年的儿童节,甚至是儿子的生日……她因为工作,有时不得不缺席。“妈妈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呀?”“妈妈是代表国家去监督政策落实的”。说起工作,张薇满满的激情和热情,而说起孩子,她又满满的爱意,泪水在眼眶打转。

爱国者,奋斗情。舍小家、为大家,张薇老师的这份“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奋斗情谊,让我感受到审计人扎根基层、勇于追梦,用满腔情怀刷亮青春底色的爱国情谊!

接下来我想谈谈,敬意。

在座的各位会对怎样的人充满敬意?爱奉献的?干大事儿的?还是怎样的呢?

中国审计博物馆副馆长胡胜校老师和审计署南京特派办法规处副处长卢云龙老师都有这样一段共同而特殊的经历,那就是他们都曾到过战火纷飞的地区参与联合国审计工作。

2008年,当全国上下正在为北京奥运会的盛大举行欢腾之时,胡胜校作为中国第一批参与联合国审计的工作人员之一,搭上了前往东帝汶的航班。当时的东帝汶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重大政治、人道主义和安全危机的爆发,导致了20多万人大逃亡。随着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当地的展开,与此相关的审计工作也随之而来。

卢云龙也曾作为参加联合国审计的中国审计人分别于2009、2011和2012年前往战乱的黎巴嫩和苏丹。在他展示给我们的照片上,城墙被密密麻麻的弹孔打穿,破败的居住楼被炸弹炸毁一半,但仍有人在那里生活着……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感到十分震撼。但对于胡胜校和卢云龙而言,这种危险环境正是参与联合国审计的众多一线审计人都亲历过的。

无处不在的危险、落后的市政条件、肆虐的传染病……每每回想起来,胡胜校、卢云龙都还心有余悸,但他们从来不后悔当初报名参加这项工作的选择和为圆满完成任务而付出的努力。

从2008年到2014年,在中国履行联合国审计工作的6年时间里,审计署组织的200多名中国审计人共发现各类问题500多个,提出整改建议720条,直接为联合国增收节支超5亿美元。因为中国审计人的突出表现,联合国也表彰了中国审计署对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

对这些为国家、为世界奉献自我、倾注心血,把职业当成事业,并且干好了这番大事儿的人们,我打心底充满了敬意。

最后我还想说说,全心全意。

作为未来的准新闻人,在与审计人相处的过程中,我越发认为审计人和新闻人有着相似之处,因为他们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力量。

众所周知,新闻人有四力,而我觉得,审计人也有这四力。

新闻人和审计人都有“脚力”,深入一线,征途从脚下开始,在最好的年华踏遍祖国的万水千山,用青春的汗水浇灌每一寸土地。

新闻人和审计人都有“眼力”,既着眼全面又善抓重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放过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并且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新闻人和审计人还都有“脑力”,深思熟虑,比如新闻工作中的采访发现,审计工作中大数据审计的发展带来的挑战,都需要他们补新充电、深谋远虑。

最后,新闻人和审计人也都有“笔力”,如何将真实情况呈现给大众?无论是新闻稿件还是审计报告,内容的精准完整、规则的规范准确、思路的梳理总结和案例的整合传播,都离不开那根“笔杆子”。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审计人和新闻人都带着“爱思考,肯吃苦,善合作”的精神,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总之引领下,不断练就这四力,“肩负使命与荣光,心有诗和远方”,在祖国大地处处结果,唱响新时代的奋斗之歌。

情谊、敬意、全心全意,在南京队的点点滴滴都让我更加明白何谓“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也予以了我在研究生阶段学习“新闻传播”的动力与目标。带着存于心间的回忆,放飞梦想、奋斗青春,我和我们都仍在不断通往真诚的路上。

最后,谢谢各位老师、同学,与你们相遇,就是最好的年华!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刘琦 吴昊)

举报
评论 0